为什么工业电机企业不愿意做新能源电机?


新能源汽车发展至今,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正在不断成为一家车企核心技术实力的证明。有人做了个形象比喻:电池是心脏,电控是大脑,电机就是双腿。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以及《十三五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目标来看,未来新能源车整体市场有望实现年均50%的增速;以目前新能源乘用车、专用车以及客车每台1万元、1.5万元、2万元的驱动电机价格测算,预计2021年将达到200亿的市场规模。然新能源行业发展这么火爆,为什么那些再工业电机领域成熟的外资或者大型企业不愿意进入呢?据轴承展的了解,有以下几个问题。

 

技术问题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配套电机技术水平已经比较成熟,但与国外相比,在功率、体积密度和芯片集成等指标上仍有不少差距,部分电机电控核心组件如IGBT芯片等仍不具备完全自主生产能力。

 

随着消费者的期望越来越高和补贴政策的严格化,下游整车厂对电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资企业参与国内竞争的力度不断加强。这就给技术优势不明显的电机生产企业带来了挑战。

此外,技术方向的正确选择也很重要。新能源汽车电机类型主要有四种:直流、交流异步、永磁无刷(包括永磁同步)和开关磁阻。其中永磁同步电机多用于乘用车,客车更倾向于采用交流异步和开关磁阻电机。

 

从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格局来看,乘用车电机电控竞争格局最好,客车产品单价高,竞争格局相对激烈。因此,生产交流异步和开关磁阻电机的厂商要面临更多的困难。

 

传统工业电机与新能源汽车电机在原理上是相通的,但是在实际制造上还是存在不小差距的。目前新能源汽车所用电机分为异步电机和永磁电机两种,前者主要用于公交、客运等商用车,而后者主要用于乘用车。

 

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异步电机的转子无绕组,也无电刷,没有磁感应,功率转换效率低,构造也简单,价格也比较便宜,主要应用于大型客车;而永磁电机电机的转子有绕组,有电刷向转子供电,功率转换效率大,结构较复杂,价格也贵,主要用于对转速要求严厉的环境,比如纯电动乘用车。

 

“目前中国在异步电机研发及生产技术领域,与国外差距并不太明显。但是在永磁电机研发领域,近年来中国与国外的技术水平在确实是在逐年拉大。

表面来看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市场很风光,其实就电机这一项,就很难中国造。

 

成本问题

 

大部分电机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营业成本占该业务营收的80%以上,其比例高于一般工业企业的50%-70%

 

对于生产成本高于国外的原因,有以下几大重要原因:

 

一方面,我国电机企业大部分沿用传统的制造工艺,生产设备相对落后,而国外大多数制造厂商采用自动化设备。制造水平的落后,导致我国电机生产成本难以下降。

 

另一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永磁电机的原材料(包括永磁体和硅钢片等)利用率比国外低10%左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成本控制能力。

 

事实上,更重要的是,电机及电控核心零部件大量采用进口,不仅采购价格较为高昂,还在交货周期上完全受制于外企。

 

整车企业加入“搅局”

 

目前,国内的电机企业有200多家,生产规模有大有小,技术实力也不尽相同。如比亚迪一样,越来越多的主机厂也开始自己生产电机。此外,一些主机厂也开始和电机企业合作,成立合资公司。

 

对于上产新能源电机上,主机厂和电机厂的看法存在分歧。电机企业表示,新能源汽车电机门槛很高,许多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外资手中,而且做出性能优异的产品一定要有专业的供应商来做。而主机厂则表示,电机技术门槛并不高,我们自己完全有实力生产电机。

 

那么,作为电动汽车的三大电之一,电机的技术门槛到底在哪?

 

新能源电机技术不比发动机,业内某些主机厂的技术也不亚于某些电机企业。基于核心技术要自己掌握、价格低、供货及时、便于沟通等方面的因素,一些主机厂更倾向于自己生产电机。但是,电机的要求是产品质量稳定,而且价格要低。主机厂自己生产电机的性价比不一定比供应商的高。因此,主机厂是否自己做电机,还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来衡量。

 

“采用高性价比的材料和零部件才能产出高性价比的产品。电机技术不是会和不会,而是会多会少和好与不好的问题。”蔡蔚表示,从国外发展趋势来看,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的生产模式越能盈利。主机厂自己生产难免遇到成本和质量控制两方面的问题。

 

轴承展认为以上原因这些或许是这些大型工业电机企业不愿加入新能源领域原因吧。